琼首互联设计出品
扫描关注网站建设微信公众账号

扫一扫微信二维码

移动互联网+健康产业

琼首互联科技2018-11-16行业动态

中国的健康产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。在此转型过程中,适逢移动互联网兴起,医疗健康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将重塑整个行业。健康产业将迎来哪些市场机会?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在近日举行的“RONG系列论坛二:清华大学医疗健康大数据前沿论坛”上分享了自己对行业的观察。

健康产业迎来变局

中国的健康产业可以分成四个部分,①预防、②诊断、③治疗、④康复。
第一部分是预防:目前的现状还是比较混乱的,中国的保健品70%是被传销企业控制,剩下的30%靠广告,不像在美国,很多保健品都是在医生的推荐下使用。
第二部分是诊断:这部分已经开始得到重视,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体检,就是想知道自己生没生病。
第三部分是治疗:是生了病希望快点好、不想再生病的这部分人,中国的医学发展得很快,很多手术的水平都很高了,但是效率很低,大医生看小病,小医生不看病,医生资源浪费比较严重。
第四部分是康复:就是生过病、不想再生病的人,这部分相对来说还是一片空白,对于出院后,尤其是大病出院后持续的管理,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。

 

从未来趋势上看,在预防领域,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出现,消费者在快速决策中会选择品牌。对于预防领域来说,就是要进行健康管理。对于诊断领域,还是应该广泛筛查,很多病早发现、早治疗,不仅仅要有影像或者设备,关键要有医生来诊断,把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判断疾病的种类,以及患病程度。治疗方面,未来应该是专科治疗,比如一年中有一万个病人,分散在一千家医院,一家才做十例,肯定很浪费,应该由专业的医生通过多点执业来做,这个也应该得到国家支持。康复应该是通过区域分布来实现,已经生病的人还让他往大医院跑,太麻烦,应该在各地分布专业的医疗机构。

 

从标准上看,预防的标准就是形成特点,确实针对某些疾病的措施具有一定特点,才能形成指南,如果没有差异化,就形成不了品牌。诊断的标准是早,已经转移了、诊断出来也没什么用,最好是在刚刚萌芽的时候作早期筛查,诊断出来,用一点钱就可以治好了。治疗的标准是好,宁可花很多钱也要去找好的大夫,这是患者本能的倾向——哪怕房子卖了,也要找一流的大夫做大的手术。康复的标准是快,你让老人为了两盒药排一上午的队,那就太不方便了。

 

从分工上看,可以分成五个领域,一个是全民预防,一个是广泛筛查,还有专家确诊、专科诊疗、系统康复。不管从事哪一个部分,其实医生才是健康产业最核心的驱动力,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,让每个中国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,才是卫生健康事业最大的进步。由于我们没有这种稳定的医患关系,所以现在医疗领域的资源浪费还是比较严重的。

 

不管是做预防还是做康复,没有医生的判断,病人是没有能力独立去面对疾病的,再多的数据也需要在医生的解构、运用下才能发挥价值。以前我很悲观,但最近一两年,我觉得看到了希望,尤其是去年出台了一系列好的政策支持健康产业的发展,包括民营医疗,收费价格放开了,这是不得了的事情。现在国务院规定任何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民营机构的收费。这一条会使得大量高水平的医生进入民营医疗机构行医,随着医生的多点执业政策越放越宽,网络售药也指日可待。

 

医生的收入来源必将从药品收入转为服务型收入,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,中国其实有相当多的医生主要的收入来自于药品、医疗器械,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现象。如果他主要是来自于服务型收费,一千块钱挂号费,患者就只用付一千块。如果他的收入来自药品回扣,那就会开五千块钱的药,患者不仅仅要多花很多钱,而且还吃下了很多对身体有害的药,更危险。

 

大数据带来新机遇

在这个转型过程中,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,2014年是移动互联的元年,手机上网的人超过了用电脑上网的人,据说有超过一半的人每天看手机的次数超过一百次。我们的时间也变得碎片化了,整块的时间越来越少。其实不仅仅是时间碎片化,信息也是非常碎片化的,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面对着海量信息的冲击,每个人身处在嘈杂的环境里,大脑要处理这么多的信息是很疲惫的,很多人处理不了这么多信息,本能的反映就是焦虑、恐惧、愤怒,所以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。这个过程中,人本能的选择是社交群落化,会跟熟人在一起,为什么微信发展这么快,就是因为每个人在社交群里交往。但是商务智能化也是存在的,包括刚才说到的远程联系,都可以帮助有效地提升效率。

 

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连接的便捷,也带来海量信息,其实真正的大数据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才真正开始出现的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们所说的大数据,从投资的角度上看,包括这样几个层面。没事上搜狐、新浪去消磨时间是浏览数据,现在有专业机构测量不同资讯的曝光度,点击量,从微博、微信上可以得到社交数据,这是话题度,思享指数。除了社交数据,要想进一步了解,就得是搜索数据,即搜索度,百度指数。还有交易数据,即购买度,淘宝指数。这些数据之间是互为因果的。

 

但是大家不要都迷信数据,觉得数据是一种唾手可得的财富,它有它的局限性,因果滞后性,另外就是分类陈旧性,我们现在都是根据既有的分类原则来处理数据,新标准将会不断出现。比如健康产业中的分类标准是把医院当成第一终端,药店当第二终端,社区诊所作为第三终端,还有在医院内开的药店,我们叫1.5终端。还有因素片面性,数据结果是由很多种原因协同作用得来。

 

这里面有很多变化,小数据不等于大数据,不等于信息,小数据就像干枯的树叶,已经固化了,从树上摘下来不再有变化,可以用数值、份额、趋势、图表来展示。大数据就像还长在树上的树叶,虽然形状也比较固定,但是它是活的,我们叫Online的热备份,能用电子表格处理的都是冷备份,具体表现为量级,频次,关联度,指数。信息是结果,你可以预测,找到深层次的因果规律,提出解决方案。不是说大数据就好,小数据就不好,表达的层级不同。不是Online,并非海量的,那用一个电子表格处理就行了,何必那么麻烦呢。不管是哪一类的数据,这些海量的数据我们希望定性的分析,这都是一种因果关系。特别是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,用中国的传统哲学,佛学讲的是缘起性空,任何数据都是表象的,本质上一定是依赖前提条件的,佛学把依赖前提条件的属性叫空性,空性不是一种物理状态,而是一种根本属性,这是佛学的哲学思想。

 

我们在大数据里面,数据也不是线性均匀的,分布是一种幂律分布,马太效应,长尾理论,瀑布表达,基因一旦被激活是瀑布表达,阻断了几个基因,其他的基因还会再表达出来,在群体过程里面,也还是存在着这样的现象。为什么说世界是湿的?湿的就是说界限是模糊的,你在结构性思维里面,就像干的米粒一样,界限很清晰,但是如果把一把米煮成粥,界限就很模糊,所以是湿的。大数据的变化里面,界限并不像传统的结构性思维那样清晰。

所以我们说,简单的因果是一种表象,你认为你找到了规律,其实复杂因果才是根本。

健康产业的三大投资机会

基于前面的说法,移动互联时代有三大投资机会,一是投资品牌,消费者用品类思考,用品牌表达。想喝茶才谈得上喝什么茶。一个品类没落了,比如说大家不用胶卷了,曾经代表胶卷的品牌柯达就衰落了,新的品类崛起会给新的品牌崛起带来机会,品类和品牌都是消费者需求进化的结果。

 

我们投资企业的使命,就是用品牌去主导品类,过去我们投资品牌,设计品牌用P型思维:4P——产品、价格、渠道、促销,后来用4C——客户、成本、便利、沟通,但是现在没有孤立的客户,我总结了一个F型思维,F型思维的核心是FANS,粉丝不等于屌丝,并不是说粉丝有钱,屌丝没钱,其实都没多少钱,但是粉丝有自己的价值观,有自己的取舍,屌丝就是既没有钱,又没有价值观和取舍,消极,整天抱怨。我们投资企业的目的,就是希望把屌丝变成粉丝,让他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,粉丝本身就是媒体,他不仅仅是消费你的产品,还会跟别人说,这叫粉丝,他的体验不同。

 

移动互联时代看到的第二个投资机会,就是投资平台。传统的PC时代流行丛林法则,弱肉强食,现在移动互联了,流量都是天雨时代,在天空法则下,老鹰有老鹰的天空,麻雀有麻雀的天空,也就是说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生存空间。任何一个有专长的人或企业都可以发展成平台,平台就是社会资源优化的一个基本形式,平台也是企业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路径,你能把一件事做好,别人用你的服务就不需要自己忙活了,这就是平台。

 

我们投资的平台有一种是定制的资讯平台,消化科医生上来看的都是消化科的资讯,神经科的医生看的就是神经科的资讯。我们投资的移动便民服务平台跟阿里健康有点类似,主要是服务于出院的病人,医生一定要跟患者见面,确诊,出院之后,对于长期重复拿药的患者,老去医院排队非常不方便,就可以用APP跟医生沟通,然后由配送端配送给他。

 

我也不接受有些公司搞的远程会诊,有些医院的医生还没见到病人就敢下诊断。病人根本不可能把自己的症状完全描述清楚,单是一个肚子疼都有好多种疼法,是压痛还是钝痛,这都要见面详细了解。各种远程传递的工具并不能替代医生最终的诊断,否则死一个人,你这个公司就倒闭了。我们过去十年为中国二十万名医生提供过法律援助,那都是非常触目惊心的,我对此深有感触。

 

在这个过程当中好像医院来自药品的收入减少了,但是医院得到了服务费和信息收入。我非常认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首先是把医院内部的信息集成起来,变成医疗信息服务中心。第二步就是把院外和院内的数据联系起来,包括入院前和入院后的信息集成。第三步,才是深化成健康管理中心。

 

第三个投资机会是投资创新,我们这代人最大的历史机遇就是赶上了IT时代,电是零距离的能量传递,IT是零距离的信息传递。IT技术现在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,最近有人提出DT技术,其实就是由于移动互联以后,数据太多了,基于大数据的挖掘,可以带来很多新的创新,基因诊断的连接是可以往小里研究。第三种是RT技术,就是信息技术、传导技术,与基因技术、生物技术的跨界联合,就是重组技术。所谓的智能手机就是“玻璃传导技术”取得突破后和信息技术完美结合,没有手机上的这块屏就没有智能手机。基因技术的突飞猛进,离不开与信息技术的结合,也是一种RT技术,是一种跨界的重组关联,它对于技术的革命具有重大意义。

 

凯文·凯利写了一本书叫《失控》,我看到其中最精彩的一句话是“创新往往发生在边缘地带”,一种技术与另外一种技术跨界的地方,智慧比较少,创新的空间比较大,因为在中心地带已经有足够多的聪明人去研究了。在信息技术与医疗技术结合的部分,在很多跨界的地方,是有创新的机会的。

 

我们最近说,健康产业是未来几年是最大的行业,到底是互联网的健康还是健康互联网,有一种说法,银行搞互联网是金融互联网,而支付宝被叫做互联网金融,这两者在出发点、理念和基因上都不一样。

 

我也承认,BAT在健康领域的积极贡献,比如说在基础设施领域,而且他们对政策推动也很有意义,阿里健康把电子处方合法化了,另外他做了大量的市场预热,他有钱,教育店员,培养消费者习惯。但是,尤其是信息技术创新上看,IBM这么有钱阻止不了微软,微软这么有钱阻止不了谷歌,谷歌这么有钱阻止不了Facebook,有钱未必是长板,真正的创新不一定需要那么多钱。

 

我们的策略叫“让阿里跑一会儿”,他们在前面铺垫好,我们这些垂直创新的公司,还是认为垂直应用领域还有一些机会,特别是阿里把微信关闭了之后,未来几年会有相当多的垂直类的平台涌现,通过跟微信的合作和运用,会有非常快的崛起。

 

总结前面的,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投资品牌就是用户战略,跟用户建立起信誉。投资平台是合作战略,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。投资创新是一种生态战略,搭建一个生态化环境,才能孵化出创新企业。不管什么战略,天下的战略无非是聚焦和借力两个词,聚焦是形成突破,借力是跟外界合作,所有的战略千变万化,都可以用这四个字概括。

 
文章关键词